首页 > 知识问答 > 柏林工业大学

柏林工业大学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05-30 12:20:02 浏览量:939

柏林工业大学(德语: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tuberlin,或译“柏林理工大学”、“柏林科技大学”)是柏林市的四所大学之一,也是柏林州唯一的理工科大学。柏林工大作为德国最大的工业大学(tu)之一,大约20%的学生来自于国外,使该校相比德国其他高校更具国际化色彩。

柏林工业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其将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2016-2017泰晤士世界大学工程和科学类学科排名中,柏林工业大学位列世界第35名,其开设的专业排名都位于德国前三。柏林工大现为德国九所卓越理工大学联盟tu9成员之一、time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德国七所高校之一、cesaer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大学会议联盟德国十所高校之一,以及pegasus欧洲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联盟德国六所高校之一。

柏林工业大学的校友和教授中有10位诺贝尔奖、7位莱布尼茨奖、1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1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毕业于该校。

柏林工业大学主楼建于1884年,由理查德·卢卡(richar lucae)设计,坐落于柏洛特堡区,面向六月十七大街。

历史
“柏林工业大学”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发起,由德国矿物学家carl abraham gerhar(1738年2月26日-1821年3月9日)在1770年11月1日创立的“柏林采矿学院”。另一个源头是1799年3月13日皇家创建的“柏林建筑学院”。第三个来源初创于1821年的“皇家职业学院”。

1879年,由三个学院合并成立“皇家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又称“柏洛滕堡工学院”)。该校是德国始创最早的高等工业学院(technischen hochschule),在1899年获得颁发博士文凭的权利。
“柏林工大”能有今日的地位,也该归功于先人的努力所立下的基础。早在皇家工学院年代,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在学院工作,且取得重要的成果,例如诺贝尔奖得主ernst ruska发明电子显微镜,有化学家hermann wilhelm vogel的彩色底片、alois rieler的无信电报,数字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于1940年独立研制成可编程的计算机等,都替柏林工业大学奠定优良的科研传统。
1878年至1884年学校按照richarlucae、frierich hitzig和juliusraschorff的设计建造主教学楼,主教学楼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共有5个内院,其中的3个内院、侧翼和后侧是后来在经受战争严重破坏后重建的。

在第三帝国时期曾设立了国防技术系,导致学校从1945年4月20日起被盟军关闭了一段时间。当学校在1946年4月9日重新开始教学时,新开设了人文类的专业,使得学校升格为大学,即开始启用现在的名称“柏林高等工业学院(technischen hochschule berlin)”。

校园
校区面积大约为600,000平方米,分布在柏林西部的地方。主校区坐落于夏洛滕堡区。

组织结构
该校现有7个学院:
1. 人文学院
humanities
下设哲学、科学理论、科技史系;文学系;历史系;社会学、政治历史教育系;教育系;语言和传播系;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系;女性研究中心和反犹太研究中心。

2. 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
mathematics an natural sciences

下设化学系、数学系和物理系

3. 过程科学学院
process sciences
下设生物工程系、能源系、食品科学系、过程工艺系、环境保护系和材料系

4.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 computer science

下设能源与自动化系、高频与半导体系、通信系、微电子和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与计算机理论系和经济信息和定量分析系

5. 机械和交通学院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 transport systems
下设流体力学和声学系、心理学和劳动科学系、陆上和海洋交通系、航空航天系、精密机械和医药工程系、机械制造系、机械设备系

6. 建筑、环境、规划学院
planning - builing - environment

下设建筑系、土木系、应用地理科学系、地球信息和大地测量系、景观设计系、生态学系、社会学系和城市与地区规划系

7. 经济与管理学院
economics an management

下设技术和管理学系、企业经济系和国民经济和经济法系

服务机构
【大学图书馆】

藏书二百六十万册。分别收藏于总馆和二十个分馆以及各系和教研室图书馆中。
【计算中心】(zrz)
面向各系的计算机服务。在计算机大厅里辅导、咨询。
【现代语言中心】(zems)
提供各种语言课程,编写词典,在中国开办德语中心。
【电子显微镜中心】(zelmi)
为柏林工业大学和其它科研机构提供电子光栅显微镜和电子放射探测仪,以作分析之用。
【合作中心】(zek)
为学校所有人员提供体育运动的条件,与国内外大学进行交流。
【学生咨询中心】
为各专业学生提供咨询、辅导,包括心理咨询和残疾学生启动帮助。
【大学外事办公室】
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咨询,与国外院校交换留学生。
【对外关系处】
负责与外国院校的建立友好院校关系以及客座讲师项目。与发展中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工业界合作,负责接洽毕业生。
【新闻信息处】
负责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出版报纸(柏林工业大学内部)、杂志(科研动态)、小册子和散页传单。
【知识传播机构】(wtb):
下属机构有:技术转让部(为学校与经济界之间建立联系,为学生介绍实习位置)、展览会部(在最重要的技术博览会上介绍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成果)、专业会议部(会议组织工作)以及专业进修部(对科学家、科研机构和各专业在进修方面提供支持)。

学校排名
2017-2018 times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92位。
2016-2017 times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82位。
2017年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全球51-60位,2018年排名第78位。
柏林工业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数学学科排名世界51-75。
2016-2017qs世界大学排名164位,其中工程和科学类专业在2017qs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35名;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 44位,机械、航天和制造49位,数学45位,建筑以及化学工程位列51和100。


知名校友
沃纳·冯·布劳恩,著名的v1和v2火箭的总设计师。
马克斯·伯格,德国建筑师。
阿道夫·冯·拜尔,德国化学家,因成功合成了靛蓝而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弗里茨·哈伯,发明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工业哈柏法,从而荣获了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古斯塔夫·赫兹,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他是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乔治·德海韦西,匈牙利化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沃尔夫冈·保罗,德国物理学家,离子阱的开发人之一,198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恩斯特·鲁斯卡,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尔·博施,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以及1939年歌德奖获得者。
尤金·维格纳,匈牙利-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及数学家,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尼斯·加博尔,因发明全息摄影而获得1967年的英国物理学会杨氏奖及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德国犹太裔建筑师。
阿尔伯特·斯佩尔,德国建筑师,纳粹党员。
赫尔曼·鲁姆舍特尔,德国铁路工程师、日本明治时代御聘外籍顾问,曾参与东京、九州及四国等地的铁路建设。
hermann appel,汽车系教授,iav创建人,联邦安全带相关法律理论基础。
康拉德·楚泽,一位德国工程师和计算机先驱,1941年设计了有完备程控功能的图灵计算机z3(该方案使用了打孔机)。
hermann föttinger,德国工程师,教授,液力变矩器发明人。
朱家骅,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央研究院院士
谷正纲,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刘先志,中国力学专家、教育家。同济大学教授、山东工学院教授。
马君武,中国教育家、翻译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王长平,数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校长。
夏坚白,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之卓,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永龄,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泽慧,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祖同,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士高,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宗燠,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德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运丰,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器专家、计算机专家,高级工程师,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坦克之父”。
严庆龄,其子严凯泰,从事汽车工业
杨继曾,曾任台湾糖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58年继江杓担任经济部部长[3]
何得萱,兵工学校(今中正理工学院)教育长、校长、台湾省政府地下水工程处处长
陶声洋,1969年,出任中华民国经济部长
铭,逢甲大学自动控制系主任及所长,国家太空计划室主任,建国技术学院(建国科技大学前身)校长。
罗仁权,师从铭教授,台湾学者,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为首位担任国际工业电子学会ieee总裁。
ernst fiala,汽车工程师,汽车系教授,大众高尔夫工程师。

更多详情,请咨询苏老师!

©2025 噜噜熊-出国留学网 版权所有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