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要了解的名字—维塔工作室
说起维塔工作室,很多中国观众也许觉得陌生,或许只是模糊地记得“维塔,那个做《指环王》的。”
这么想也没错,确切来说,维塔几乎是包办了《指环王》三部曲的所有实体特效,包括微缩场景,道具,盔甲,武器,特效化妆等,把幻想中的中土世界在银幕上打造成了现实。其实除了《指环王》,维塔工作室还为《霍比特人》三部曲、《阿凡达》、《金刚》、《第九区》、《纳尼亚传奇》、《极乐空间》、《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2049》、《雷神3:诸神黄昏》等全世界近百部电影,提供了实体特效服务。
所谓实体特效,也被称为物理特效,是和数字特效相对的。这里要提一下维塔工作室的姊妹公司维塔数码(wetaigital),就是以数字特效闻名电影届的。
维塔工作室和维塔数码其实是两个公司。维塔数码擅长电影后期,特别是真实的生物角色特效等。两个公司称姊妹公司,但领导架构还是完全分开的,不过有很多电影维塔数码会用维塔工作室的实体模型作为参考,以达到最后超逼真的效果。简单来说,在电影拍摄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都叫实体特效。
比如:特效化妆&假体、微缩景观 (影片《银翼杀手2049》的洛杉矶城市群是维塔工作室制作的)、盔甲、武器、仿真生物。
凭借《指环王》三部曲里的以假乱真的特效效果,维塔工作室拿了五座奥斯卡小金人,还有四个befta,其他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虽然在电影领域获得了很多荣誉,维塔工作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影视效的制作,也在一步步拓宽自己,为世界创意产业提供服务。例如正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加里波利:战争之殇》雕塑展,就是他们全程设计制作的。新西兰很多大型公共雕像,也是出自维塔工作室的雕塑团队。例如:惠灵顿市中心的摄像机三脚架雕像、惠灵顿机场灰袍甘道夫雕像。
同时他们还制作高质量的电影级别手办收藏品。
gkr:heavy hitters是维塔工作室近年间自主开发的原创ip,将被开发成一款反乌托邦背景的巨型机器人桌游,2017年2月在众筹活动中四个半小时就完成了筹款目标,已经接受预定,进入中国也指日可待。
r. grorbort's(《格特博士》)也是维塔工作室多样化发展的范例。这个发生在未来科幻世界的ip已经开发出包括一系列高质量的维塔工作室收藏品,四部漫画小说,一系列在线短片,甚至还有一部 混合现实 (mixe reality)游戏——《grorbort博士:入侵者》,这将和技术公司 magic leap 合作完成。
“现在特效和五年前、10 年前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产业了,维塔也因此多元化了,拓宽了业务,”维塔的设计和特效总监,联合董事理查德·泰勒说:“你必须保持灵敏,保持活力,主动出击找活做。你必须在工作中愿意应变。现在恪守传统很难生存了。你必须利用现代制造业的科技。”
虽然维塔的工作室位于地球之隅的新西兰惠灵顿,但跟中国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最初的合作模式仅仅是维塔在中国寻找道具模型的加工工场。那时候维塔的客户主要来自好莱坞,平均每年可以承接6~7个电影项目。近年,维塔越来越多的客户来自中国,从概念设计到实体特效,都与中国影视的合作模式越来越深入。
张艺谋导演的《 长城 》是维塔参与的在中国市场上的作品。维塔为《长城》设计了怪兽饕餮,还有各式武器。两年半的合作周期内,饕餮是最耗精力的设计,总共经过746稿。攻城时,共有31万只饕餮兵临城下。张艺谋希望饕餮是写实的,看上去要像地球上真实存在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最终,饕餮的形象结合了蜥蜴、恐龙、异形。饕餮兽王头顶的纹路,则来自青铜器。
除了电影产业的合作,维塔也致力于与中国的创意产业交流。2016年,维塔工作室在中国乌镇举办了“维塔视觉艺术展”,展出了维塔工作室的工作台、设计手稿、原创模型、特效场景等,呈现了电影从概念设计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
目前,理查德与中国众多导演建立了良好关系, 徐克 , 乌尔善 , 宁浩 , 郭帆 ,吴京都曾和维塔深度交流与合作。其中郭帆导演的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的实体特效就是由维塔负责的。
说了这么多,你对维塔的印象应该不只是“那个做《指环王》的“吧,他们可是立足新西兰,为全世界的娱乐产业提供创意服务的工作室。想要学习影视后期制作的小伙伴也一定要更了解维塔为什么这么牛~
对以上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私聊我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