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
中国留学第一人是容闳。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今天为大家介绍这位中国留学第一人的几个第一。
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一向人才辈出,群英荟萃。而作为中国留学第一人的容闳,在近代海外留学史上又占据了众多的“第一位”,也可以说中国近代的留学生史从他开始。1847年1月4日,个头不高的广东小伙容闳带了不多的行李,在广州黄埔港上船去美国。4月12日容闳到达纽约。这一年,他19岁。
中国第一批洋学堂学生
容闳出生在珠海市南屏镇,和澳门仅一水之隔,他父亲在澳门打工。1835年,七岁的容闳,被父母送到了澳门马礼逊学堂念书。容闳没有上中国人办的学堂是因为家里太穷,只能读有钱人家根本看不上眼的洋学堂。马礼逊学堂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洋学堂,学费全免。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是马礼逊学堂第一批学生。他在这里读了六年书,读《圣经》,学英语,也学西方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知识。当时的校长是美国人,叫布朗,毕业于耶鲁大学。
第一位自主选择留学生
1846年,布朗决定回国,想带几个学生去美国完成学业,香港基督教会传教士会为每人提供两年的留学经费。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另外两个学生也站了起来,他们一个叫黄胜,一个叫黄宽,和容闳一起去美国。三人在布朗等人的帮助下进了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黄胜一年后因病回国。两年后黄宽听从教会安排,转赴英国爱丁堡大学。 容闳没有和黄宽一起去英国,而是自主选择了耶鲁大学。
第一位自费留学生
香港传教士会当时只提供两年的费用。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在孟松学校已经住了两年,这所学校实际上是一所大学的预科,容闳在那里半工半读,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容闳想到耶鲁大学继续学习,但是面临着严峻的经费问题。有教会愿意出钱资助,条件是写一份志愿书,保证以后成为传教士,但被容闳婉拒。不过在布朗的多方张罗下,容闳还是如愿自费进了耶鲁大学。
第一位勤工俭学留学生
1850年,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当时学校只有500名学生,他是唯一的一名华人。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容闳在校谋求职业,为同学们办过伙食。后来,他又获得耶鲁大学兄弟会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得以半工半读完成4年学业。
第一位完成学业留学生
1854年夏,容闳获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受过完整的美国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他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完成学业的海外留学生。在耶鲁大学的这段时间,容闳确定自己志向。他说:“整个大学阶段,中国的可悲境况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令人感到心情沉重。在大学最后一年,我心里已经计划好了将来所要做的事情。我决定使中国的下一辈人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如此,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一个开明、富强的国家。我尽一切智慧和精力奔向这个目标。”
第一位公派留学倡导人
容闳学成归国后从事过洋人秘书、译员,海关职员等工作。他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