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青岩古镇在哪里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22 08:49:01
浏览量:
1,青岩古镇在哪里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是贵州著名四大文化古镇之一,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花溪南12公里处,距市区约29公里。依山而建,整个青岩古镇几乎用石头砌成,石板房、石头墙、石坊、石街和石巷,固又称其为“石头城”。明初,设立屯堡,因地理位置特殊,曾作为军事要塞。青岩古镇的历史沿革明洪武六年(1373)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设铺和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大军远征滇黔,在黔中腹地后驻军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明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即今青岩城的雏形。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现存南门和北门。2,青岩古镇旅游攻略青岩古镇在哪里
青岩古镇在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始建于明代,完好地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贵州的四大古镇之一,也常常会有人把它与镇远、丙安、隆里等古镇用来比较。在我看来,青岩古镇的美是幽静的,古镇依山而建,镇内建筑精湛的石雕、木雕,街边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静谧又宁静的气息,十分惬意。【青岩古镇】古镇建筑依山就势,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镇内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四教并存,还保留了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也是贵阳市内较早的五A级景区。有人说这里商业气息过于浓郁,其实不然,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每个人的感受与定义都不一样,有人就喜欢非常纯粹淳朴的古色古香的景色,而如果比较注重旅行体验一点的,还是希望能有一点商业化的气息,让自己的衣食住行更加周到。青岩古镇其实还是保持了比较浓郁的烟火气的,大大小小的街巷上,都是当地人开的饭馆、商店,当然纪念品和旅游景点必有得网红小吃也有很多,但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饮食还是被完好地保存着。靠前顿必须吃贵州本地特色,凉皮、炸豆腐、猪脚、凉粉,加上一壶自酿的米酒,满满一桌也就100来块钱。这个价格,简直不要太良心了吧,所在这里既可以吃得开心,玩得开心,又不用花费很多钱,何乐而不为呢?吃过饭闲逛一下,古城的夜景的还不错,夜晚的古镇,一片祥和的景象,很宁静一点也不闹腾,住宿也是非常便宜的,街上有很多当地人开的民宿,大多是百元左右。景点门票价格门票:10.00元(含慈云寺、状元府、文昌阁、赵公专祠、万寿宫、龙泉寺、寿佛寺等小景点的联票80.00元)进入古镇没必要特意购买通票。游客中心里面修的非常漂亮,很现代化,取票都是机器自助,方便又智能。相比于黄果树、小七孔、千户苗寨这样的大景区,青岩古镇明显清净很多,没有嘈杂的旅行团,取了门票,直奔景区大门。古镇的大门,看上去就是历经岁月沧桑。向古镇致敬,早上的这场雨,将青岩古镇冲刷的一尘不染,美食回客栈的路上顺手买了一个冻杨梅,以前只知道江浙一带的杨梅出名,却没想到贵州的杨梅也这样出色,据说没添加任何防腐剂,喝起来虽然不很甜,挺天然的味道,夏天走累了喝上一杯,爽极了。回到了古镇的街道上,这个时候很多店铺及饭店还没有开门营业,只有这家门前插满风车的店开门迎客。状元府邸出来后,我们继续沿着青石小路走,快到尽头的时候拐进了一处院落,院子里也有展厅,还有一个古老二层戏台,在院落中还散落着一些“古老”的工厂生产机器。难道这里曾经是老工业基地啊。3,青岩古镇游玩攻略2020
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境内,是一处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特色小镇,大家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西南文化风俗元素,大家一起感悟人生和美好的生活架构,在这里获得一份灵感和慰藉,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游玩攻略。青岩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青岩、镇远、丙安、隆里)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镇中建筑布局沿袭明、清格局,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外两城,城内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与此同时,青岩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靠前个文状元),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多民族聚居,是贵州必游之地。青岩古镇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明初,青岩古镇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青岩古镇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高9.5米,宽9米,面北背南,属清朝石牌坊建筑风格。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竖就100多年。其中“赵理伦百寿坊”距定广门仅几步之遥,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三座石牌坊也成为摄影发烧友的挚爱。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爬城墙,此墙虽无长城的宏伟霸气,蜿蜒盘旋,却又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时而陡峭时而平坦,让人攀爬累了,可短暂休息一会。爬20分钟左右,便可由城脚登上城顶。临城顶,观远景,站在城上,仿佛自己就是古代戍守城墙的士兵,威风凛凛,气吞万里。青岩古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造成也就顺理成章了。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是古建筑中的精华。青岩古镇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向下望去,整个青岩古镇一览无余。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青岩古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种宗教和谐共处,形成其独特风格。青岩民居的外装饰,看上去并不怎么豪华,因此也不特别抢眼,这多少反映出青岩商人“财不露白”的传统理念。但仔细观察,青岩民居的外装饰,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像是一部很有嚼头的古书。走在悠悠的青石铺就的街道上,似乎走进了一个石头艺术世界,既感受到了古镇的古朴,也感受到了古镇人间烟火的浓烈与悠长。青岩鸡辣角是青岩最出名的地方特色美食,游青岩古镇品尝青岩鸡辣角是游客的必选项目之一。但由于现做再炒的鸡辣角口感不如冷食好,因此就发展为把鸡辣角制作成方便食品,批量制作,客人随到随取,既方便快捷,口感又较之现烹饪的鸡辣角更佳。更多的游客还点此菜打包带走馈赠亲朋好友。成菜色泽红润,肉火巴骨酥,嫩辣鲜香,味美爽口。青岩卤猪脚,又名状元蹄。制此卤猪脚,需选农村饲养一岁左右的猪之蹄,取十余种名贵中药入味,经文火温煨,精心卤制,吃时再辅以青岩特产的双花醋调制蘸汁,入口肥而不腻,糯香滋润,酸辣味美。历来,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蹄为快,并对此美味赞不绝口。如今,“游青岩古地,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邓颖超之母曾居处:位于南街75号,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1941年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经营快餐。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总理之父曾居处:位于青岩背街2号,1939~1941年,***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已对外开放。***总理各个时期的图。背街是青岩古镇最有代表性的街道,也是青岩古镇上保存着最久的石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背街是一条相对于南北明清街主街道来说人流量比较少,所以叫背街。这个地方特别适合拍照,它还是姜文主演的《寻枪》、新版《聊斋》的取景地,随便往墙上一靠拍出的照片也是美美哒。背街的小巷,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的莫大距离,青石板铺的路、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背街环境清幽,古香古色,诉说着历史遗留的痕迹,让人流连忘返,古道上斑驳的方砖,路边残断的碑石??把人带入古镇那独特的韵味之中。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背街是青岩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是摄影的绝佳地点,青岩古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造成也就顺理成章了,古镇的盎然古意首先来自苍然青石。值得观赏的古镇,人气旺,人文气息浓,棒棒滴,古城依石山而建,石头建城墙,石头拱城门,石头铺驿道,石头延伸着深巷,石头砌墙。古街的墙都是石头垒起来的,现在很少有用这种方式垒砌围墙的了,几百年前的石板路,看到古人的足迹。青岩如名,就是个石头的世界,史称“攻不破的石头城”,贵州的青石坚硬,稳固,大气,有韧性,由于石头这种超越朝代的永恒,中原建筑文化在这里与当地苗族、布依族文化融合之后,才使得这么多古建筑至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