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海伦凯勒的资料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25 12:33:38
浏览量:
1,海伦凯勒的资料
十分详细的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751.htm2,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 即 海伦·凯勒 .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至1968年6月1日,巨蟹座),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享年88岁.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她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靠前英雄偶像之一.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进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和上海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伟大的日子》,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中文名海伦·亚当斯·凯勒外文名Helen Adams Keller国 籍美国出生地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出生日期1880年6月27日逝世日期1968年6月1日职 业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院校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代表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我的人生故事》3,海伦凯勒是什么家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4,海伦凯勒人物简介
如果我现在站在生命的终点,生命的火花即将灭亡,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是否也会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呢? 善用你的眼睛吧,假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假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假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假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人啊!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呢!为什么总要如此的贪心,极少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却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也许,你会认为,上帝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某一天,你拥有的东西,甚至生命, 都将失去,你会是怎样,后悔懊恼,还是自暴自弃?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是的,我不能重踏他人的覆辙,我宁可现在就珍惜。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凯勒在出生后19个月的时候就因为猩红热而导致失聪失明成了个聋盲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5,海伦凯勒的简介50字
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哑 人,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哑 人,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哑 人,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哑 人,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 师》等。6,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常一个周岁大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麼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海伦凯勒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麼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