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方向向量公式,向量的计算公式

方向向量公式,向量的计算公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2-05 16:27:09 浏览量:

1,向量的计算公式

向量a=&向量b

2,怎么求方向向量法向量斜率

直线y=kx+b, 为斜率k, 它的方向向量就是(1,k),法向量为(1,-1/k)若为一般式 ax+by+c=0 ,则斜率为 k=-a/b 方向向量为 (1,-a/b) 也可记为(b,-a) 或 (-b,a) 法向量为(1,b/a) 记为(a,b)特别好记,就是一般式的2个系数。

3,方向向量公式

若直线方程为AX+BY+C=0 方向向量就等于 (1 ,k ) = (1 ,-A/B)=(B ,-A)因为法向量与方向向量垂直 所以 法向量等于(A ,B)斜率K= -A/B角度不是特殊角不好求 用计算器算截距等于直线与坐标轴上的交点坐标 如直接在X轴上的截距等于将Y=0带入方程 求X 截距有正负

4,方向向量怎么求

直线:2x+3y-5=0的方向向量求法:取x=-2,则y=3==>A(-2,3)取x=0,则y=5/3==>B(0,5/3)向量AB就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方向向量是不较早的;向量AB=(2,-4/3)就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方向向量反应的是直线与x轴夹角的大小,
直线2x-3y+1=0与直线2x-3y=0平行,两者方向向量相同,故可从2x-3y=0求得方向2x-3y+1=0的向量。更一般的是,直线(x-a)/m=(y-b)/n的方向向量就是(m,n)

5,向量运算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x1,x2)B(Y1,Y2),则AB的模的绝对值= 根号[(x1-Y1)^2+(x2-Y2)^2]向量的长度公式,若a的模=(a1,a2),则a的模的绝对值=根号(a1^2+a2^2)两向量夹角的坐标公式,若A(a1,a2)B(b1,b2),则cos<a,b>=(A*B)/(|A|*|B|) (就是向量的乘积除以模的乘积)所以,cos<a,b>= (a1b1+a2b2)/[根号(a1^2+a2^2)*根号(b1^2+b2^2)]设A(x1,x2)B(Y1,Y2),则AB的绝对值=|A*B|=| x1Y1+x2Y2 | ( 因为向量的乘积是常量,所以常量的绝对值就是绝对值了,没其他公式啦!)

6,向量的运算的所有公式有哪些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OA-OB=BA.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1,y1),b=(x2,y2) ,则a-b=(x1-x2,y1-y2)。在数学中,向量(也称为欧几里得向量、几何向量、矢量),指具有大小(magnitude)和方向的量。它可以形象化地表示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向;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OA-OB=BA.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1,y1),b=(x2,y2) ,则a-b=(x1-x2,y1-y2)。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结合律:(λa)·b=λ(a·b)=(a·λb)。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靠前分配律):(λ+μ)a=λa+μ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a·b=b·a(交换律)(λa)·b=λ(a·b)(关于数乘法的结合律)(a+b)·c=a·c+b·c(分配律)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a·a=|a|的平方。a⊥b〈=〉a·b=0。|a·b|≤|a|·|b|。(该公式证明如下:|a·b|=|a|·|b|·|cosα| 因为0≤|cosα|≤1,所以|a·b|≤|a|·|b|)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a×b=-b×a(λa)×b=λ(a×b)=a×(λb)a×(b+c)=a×b+a×c.(a+b)×c=a×c+b×c.

7,高中数学向量公式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 . (2)若a=( ),b=( )则a b=(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以向量 = 、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 = + , = - , = - 且有| |-| |≤| |≤| |+| |.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0= +(- )=0. 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 (1)| |=| |·| |; (2) 当 >0时, 与 的方向相同;当 <0时, 与 的方向相反;当 =0时, =0. (3)若 =( ),则 · =( ).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得b= . (2) 若 =( ),b=( )则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 e1+ e2. 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当点P在线段 上时, >0;当点P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0; 分点坐标公式:若 = ;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 ( ≠-1), 中点坐标公式: . 5.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 =b,则∠AOB= (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 ,则 ·b=| |·|b|cos .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 ·b=0 ( ,b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 )·b= (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与方法: 本章主要树立数形转化和结合的观点,以数代形,以形观数,用代数的运算处理几何问题,特别是处理向量的相关位置关系,正确运用共线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计算向量的模、两点的距离、向量的夹角,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等。由于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会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解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是知识的交汇点。

© 噜噜熊-出国留学网 版权所有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